“去年我帮一位老人整理老照片时,她突然叹气:‘这些以后谁记得住啊?’——这句话戳中了数字时代最隐秘的痛点。当我们离开后,社交账号、电子相册甚至游戏装备该怎么办? 最近接触的TASUKI项目让我眼前一亮,它用区块链技术搞定了这个难题,尤其是‘家系图’功能,简直是为家族记忆量身定做的保险箱。”
TASUKU的核心功能是可视化家谱+数字资产托管。简单说,你可以上传家族成员关系、分配每个人的遗产查看权限,甚至设置触发条件(如“孙子18岁时自动解锁爷爷的战地日记”)。根据项目白皮书,所有数据通过非对称加密分布式存储,避免中心化服务器被攻击的风险。
举个真实场景:我一位做家谱研究的朋友试用后感慨,过去整理族谱靠Excel+微信群发照片,现在直接生成3D树状图,还能附上音频故事——“连太奶奶的方言童谣都能传下去”。
很多人以为“写进遗嘱”就够了,但现实很骨感:
法律漏洞:国内数字资产继承法规尚未完善,社交平台常以“用户协议”拒绝家属访问。
技术门槛:网盘密码、二次验证码对老年人极不友好。
情感损耗:手动整理照片视频太耗时,我见过子女因分工争吵撕破脸的案例。
TASUKI的解法很聪明:
一键继承:预设继承人扫码直接接管账户,无需法庭文件。
碎片化传承:比如只让堂弟继承家族老宅的修缮记录,表姐继承食谱手稿。
定时销毁:敏感日记可设自动焚毁,避免隐私泄露。
如果你也想尝试,我有三条接地气建议:
从“小记忆”开始:别一上来就传全部家当!先试水老照片+语音故事(支持MP3/WAV格式),感受操作流程。
权限分级要精细:曾有个用户把“编辑权”误开给全家,结果侄子手滑删了祖辈结婚照——“查看权”和“编辑权”务必分开设置。
离线备份不能少:区块链虽安全,但云端服务可能停运。重要内容建议同步存NAS硬盘,双重保险你懂的。
“技术终会过时,但家族记忆值得用最前沿的方式留存。TASUKI的价值不仅是存储数据,更是把那些口口相传的故事从‘迟早消失’变成‘永远在线’。如果你也有想守护的家族碎片,不妨从一张老照片的故事开始记录——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传承心得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