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式源码才是技术派的“真内功”
很多人以为技术指标就是点两下鼠标的事,但根据我的经验,不懂源码就像开车不看仪表盘。比如MACD的经典公式:
复制DIFF:=EMA(CLOSE,12)-EMA(CLOSE,26); DEA:=EMA(DIFF,9); MACD:=2*(DIFF-DEA);
在通达信里输错一个括号,结果可能完全跑偏。去年有个粉丝坚持说RSI失灵,后来发现他把公式里的“14日周期”误写成“140”,硬生生把短线指标搞成长线佛系指标!
三招玩转指标公式
MA()
是简单平均,EMA()
是指数加权平均——震荡市里用EMA更灵敏。比如2024年新能源板块波动大,用EMA能比MA早1-2天捕捉拐点。复制CONDITION: VOL
这个组合在2025年5月半导体回调中成功抓到3次反弹。
小心这些源码陷阱
CROSS
函数在大智慧里得用CROSSOVER
,迁移时八成报错。ZIG
或PEAK
函数,看似精准实则滞后——你以为抄到底,其实是接飞刀!老王后来跟我坦白:“原来改参数前得先看懂源码啊!”所以说啊,技术分析不是拼手速,是拼脑子。与其跟风网红战法,不如沉下心啃透一个公式,你试试?